-
盘点那些年的精彩营销案例
行业资讯 |2019-06-03 浏览量:442
之前小编写过很多关于品牌推广营销的文章,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非常精彩的品牌营销案例!
做品牌营销,有3件事一定要坚持做:第一、了解市场,紧贴用户,深入一线;第二、圈内圈外积累优秀经验,学习经典案例;第三、反复实践,不断试错,总结方法。
说起经典营销案例,那就不得不提麦当劳和汉堡王这对好基友了,这对老冤家在营销上已经是相爱相杀近60年,我们每每谈起“互撕”的品牌,必然不会忘了这俩。
他们总是通过一些营销事件抬高自家,然后顺便怼一怼对方,隔三差五就干上一架,每次都是脑洞大开,一个比一个鸡贼。而大多数时候虽然是互撕,但一直都共赢。
肯德基估计内心OS:这俩货怎么总是不带上我。
在70年代的时候,汉堡王瞄准了麦当劳自动化却缺乏灵活性的机器流水线,打出“Have it your way”的广告,他们聚焦在客户的多变口味上,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视频场景:麦当劳叔叔都无法抗拒美味,乔装打扮偷偷跑去汉堡王买汉堡。就问你狠不狠!
在长久的互怼过程中,汉堡王总是强调自己是真火烤,非常的引以为傲,总是逮着机会贬低麦当劳时非真火烤。
不仅在1982年发起“火烤而非油炸”的广告大战,而且之后为了恶心麦当劳,汉堡王还拍了一个《汉堡王送给麦当劳的礼物》视频:
汉堡王阵势搞得很隆重,先是空运装车,还有摩托开道,堡皇特地跑到人家麦当劳门口,给人家送了一个巨大的礼盒,礼盒打开就是一个烤箱。也就说我送你烤箱,你也可以做出像我一样好吃的汉堡。这还没完,他们又安排了合唱团在那唱“我们从1954年就开始烤汉堡了,你们至今还在用油炸。现在我们把这个烤箱给你送来啦,以后你们也可以烤出好吃的汉堡啦,千万要试试看,这是我们最真诚友好的建议!”
真的是戏精!无敌的脸皮。
话说在店里用真火也容易出消防事故,赶巧,这样被烧的天灾汉堡王就经历了好几回。但是别人汉堡王够硬气,一点都不慌,还没等麦当劳怼过来,汉堡王竟然直接把自己家火灾现场做成了广告海报,还配上广告语“flame grilled since 1954(从1954年起专注火烤烘培)”。
我的膝盖直接献上了!
2.金龙鱼的1∶1∶1
最开始,金龙鱼引进国外已经很普及的色拉油,虽然有市场,但不完全被国人接受。色拉油虽然精炼程度很高,但没有太多的油香,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。
盘点那些精彩的品牌营销案例
后来,金龙鱼又研制出将花生油、菜籽油与色拉油混合的产品,使色拉油的纯净卫生与中国人的需求相结合,使得产品创新终于满足中国市场。
之后为了打造强势品牌,金龙鱼全新推出“健康生活金龙鱼”,然而虽然投入巨大,但这些模糊的品牌概念除了让消费者记住了金龙鱼这个品牌名称外,并没有引发更多联想,而且大家也还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调和油有什么好。
于是在2002年,金龙鱼全新打造“1∶1∶1”的理念。看似简单,单配合“1∶1∶1”最佳营养配方的理性诉求,既形象地传达出金龙鱼由三种油调和而成的特点,又让消费者觉得只有“1∶1∶1”的金龙鱼才是最好的食用油。跟上面因特尔打法有点类似。
也正是通过这个简单的营销传播概念,金龙鱼在2002年才真正让中国消费者认识了调和油,一直稳居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地位。
知道现在很少人知道1:1:1具体是什么,但是我们都能够记住1:1:1,并且认为这个比例应该是很科学的。
3.米其林餐厅评级营销
1900年,当时米其林公司的创办人非常看好汽车旅行的前景,如果汽车旅行这个概念能够流行开来,那么他们的轮胎也就会卖得更好。
所以他们四处雇人将 地图、餐馆、加油站、旅馆等等有助于汽车旅行的资料收集整理起来,出版了随身手册大小的《米其林指南》,并在当时的巴黎世博园区内大力推广。
最开始的《米其林指南》就是一本类似于今天商场里派发的购物指南一样的小册子,并且慢慢地都是冲刺着大量广告,实在没什么好看的。
米其林兄弟及时注意到这个问题,于是把免费发放手册为收费贩卖,并且决定精简这本指南的针对范围,最后逐渐明确定位在全球各地的餐馆和美食评价上,并在1931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“米其林三星分级评选”。
然后还经过无数商业策划人的包装和完善,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,影响了整个世界。
一个卖汽车轮胎的公司,为了提高轮胎的需求量,最终做出了针对世界各地餐厅和美食的《米其林红色指南》,真的不得不佩服!
4 .可口可乐的疯狂扩张之路
可口可乐的渠道建设绝对是全球所有快消品厂商的典范,它真正做到无处不在!在可口可乐内部就有过一句话:要让可口可乐伸手可及,使它无处不在,要使它在舞厅、理发店、办公室、火车上等地方可随时取用。
可口可乐为了提升建厂速度,确保渠道铺设无处不在,他们利用自己生产并提供糖浆,出让部分特许装瓶权的方式快速建厂。
而它向全世界开疆扩土的传奇竟然是出现在二战时期。
这样的营销策略可以说是极具疯狂的,二战爆发后,可口可乐第二任董事长罗伯特·伍德鲁夫提出:
不管我国的军队在什么地方,也不管本公司要花多少成本,我们一定让每个军人只花5分钱就能买到一瓶可口可乐。
可口可乐甚至印刷了一本名为《完成最艰苦的战斗任务与休息的重要性》的小册子。这部小册子虽然基本没什么科学性之说,但是绝对是超级经典的营销软文。
这个册子重在让士兵们相信:可口可乐能够降低战士们的精神压力,提升休息效率,不仅是休闲饮料,而是生活的必需品了,与枪炮弹药同等重要。
之后,伍德鲁夫马上仿照美军使用脱水食物的方式,把可口可乐浓缩液装瓶输出,并设法在军队驻区设立装瓶厂,也就是美军到哪,可口可乐就到哪。
最后可口可乐在二战期间一共卖了100亿瓶,最重要的是建立了64家装瓶厂。
借着征战全球的美国大兵,可口可乐被传到了全世界各地,之后再很多国家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,成为了全世界人们的饮料。
5.英特尔建立电脑选择标准
1991年,英特尔推出首个广告语“IntelInside”,并提出Intel Inside计划,而同时让人们深刻记住的,还有“灯……等灯等灯”这段洗脑背景音。
那个时候的消费者买电脑只是考虑品牌,根本不在乎你用的是谁家的零件。为了给消费者建立“只有用了因特尔CPU的电脑才是好的电脑”这种认知。因特尔开始给电脑制造商巨额补贴政策。
当时制造商只要在电脑上帖上Intel的标签就可以获得最多50%的推广费补贴政策,商家仅仅靠补贴就可以获得巨大利润。当然,整个补贴计划包含很多项,为了这一宏大计划,英特尔疯狂砸钱将近70亿美元补贴。
这一长期营销最终直接将“IntelCPU=好电脑”的理念深入消费者的心智,造就了因特尔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地位。
可以说这一营销举措,为消费者选择电脑,建立了一条新的标准,直到现在都一直影响着消费者认知。
总结以上经典的品牌营销案例,我们可以发现,优秀的品牌营销是清晰自己的品牌定位后,聚焦一个点,然后把这个点通过营销进行放大!